一、教學與訓練 [1]2012年,《健身健美》校級精品課主講教師。 [2]2006年工作以來,主講專業課體育統計學、體育測量與評價、體育科研方法等課程;主講公共課籃球、器械健身、網球等課程。 二、課題與論文 1、研究課題 [1]河北省農村體育文化建設目標與實現途徑研究,2014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年度項目((HB14TY002)). [2]河北省體育休閑產業與醫療保障體系聯動機制研究,2014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(2014040806). [3]河北省高校體育場館社會化服務研究, 2011河北省高等學校研究項目(SZ2011208) [4]秦皇島市農村體育現狀調查與發展研究,2010秦皇島市科學技術研究項目(201001A414). [5]秦皇島開展公開水域橫渡運動的可行性研究,2013秦皇島市科學技術研究與發展計劃(201302A279). [6]京津冀都市圈休閑體育產業區域發展戰略研究,2011國家體育總局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 目(1649SS11057). [7]京津冀都市圈休閑體育產業發展現狀與模式研究,2010河北省科學技術研究與發展計劃項目(11457201D-84). [8]環首都經濟圈休閑體育產業區域特征與發展模式研究,2014河北省科學技術研究與發展計劃軟科學研究項目(14456004D). 2、研究論文 [1]我國區域經濟、體育產業和群眾體育綜合協調發展研究[J].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5(3). [2]全運會舉辦地相鄰屆次參賽投入產出特征研究[J].體育文化導刊, 2014(3). [3]京津冀都市圈各城市休閑體育產業競爭力評價研究[J].南京體育學院學報, 2013, (6). [4]休閑體育產業與經濟發展指標關聯效應研究[J].成都體育學院學報,2012(9). [5]全運會舉辦地相鄰屆次參賽投入與成績比較研究[J].首都體育學院學報, 2014(4). [6]運動員競技能力系統演化的自組織機制研究[J].山東體育學院學報,2008,(5) [7]耗散結構理論對“超量恢復”學說的在思考[J].首都體育學院學報,2008,(1). [8]耗散結構論在培養運動員競技能力中的應用[J].天津體育學院學報,2004,(03) |